查看原文
其他

“蘑菇教授”和“山海情”的故事,有了新进展!

央视新闻 央视新闻
2024-10-17

⇧点蓝色字关注“央视新闻”

还记得曾感动无数人的电视剧《山海情》吗?这部剧自播出以来,收获无数好评,很多人为它打出高分,还有人评价它“如山般含蓄又如海般辽阔”。

剧中一段重要剧情,是来自福建的农业专家凌一农教授,教导宁夏西海固村民们如何靠种蘑菇致富。当蘑菇冒头、成功销售,大家笑得合不拢嘴时,那份真实的感动,穿越屏幕直击人心。而鲜为人知的是,这部剧的魅力,源于一段段真实的故事,一个个鲜活的人。

剧中“蘑菇教授”的原型林占熺教授说,剧中这一幕幕场景,就发生在现实中。一朵朵源自“菌草”的小小蘑菇,切切实实给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农户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契机

几十年过去,“苦甲天下”的西海固如今不但全部“摘帽”,“干沙滩”也变成了“金沙滩”。如今已81岁的林占熺教授,无疑是这一切变化的见证者。

今天,央视新闻国庆特别策划《我有所爱 其名中国》讲述现实中“山海情”的故事。

01

困境


1997年春天,林占熺和他的工作团队带着六个装满菌草的箱子,坐一辆摇晃的吉普车,赶往宁夏彭阳县。之所以有此行,是因为他受邀参与“闽宁协作”扶贫项目,利用自主研发的菌草技术,帮助当地百姓脱贫。

此去两千多公里,林占熺一行在东海之滨的福建老家已经穿上了短袖,但此时的宁夏西海固不但黄沙弥漫,还冷风刺骨。由于土地贫瘠,环境恶劣,曾有联合国专家称这里是“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”,却有几百万人世代居住在这里。

△1998年10月,宁夏石嘴山,沙尘中的牧羊人。

“一碗粮食半碗沙”,为取一桶水走十几公里路,在机井前排半天的队,农户辛苦一年只能产一两百斤的土豆……当地老支书谢兴昌回忆,当时“一口井、一头驴就能娶媳妇,几个兄弟轮流穿一条裤子出门”。
聊起西海固留给林占熺的第一印象时,他谈起这样一个细节。“我们去的时候是坐吉普车,半路下车休息时,司机准备开后备箱取东西,叫我们赶快走远一点。我当时还疑惑,但马上就明白了,因为他关门时,沙尘会喷得到处都是。”

△永宁县昔日戈壁滩
然而,西海固恶劣的自然环境给他带来的冲击,远不只“风沙大”这一项。当天晚上,当地扶贫队带他们去农户家查看情况。敲开老乡家窑洞的门,出现在林占熺眼前的是陋室空堂、绳床瓦灶。很多人家没有电灯,有的人家连碗筷都凑不出一套,一家人围着挖了几个窟窿的土灶站着吃饭。
面对此情此景,林占熺沉默了,他感到肩上的担子重大。

△西海固地区旧景

有资料显示,虽然国家一直在制定并实施针对“三西”地区的扶贫政策,但由于当地恶劣的自然资源条件,1996年,西海固地区人均年纯收入300元以下的极度贫困人口,还有60多万,仍是全国减贫的“主战场”。

02

“蘑”术

时间回溯到林占熺出发的半年前,1996年11月,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,当时确定福建以两年为一届向宁夏派出挂职干部,沿海选出8个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,对口帮扶宁夏8个国家级贫困县,“菌草扶贫”是其中的一部分
对于远赴宁夏参与“闽宁协作”,林占熺对自己的菌草颇有信心。此前,林占熺曾在福建51个县市挑选最为贫困的村镇,来进行他的“菌草扶贫”计划,都很成功,反响非常好。林占熺也因此被评为中国十大扶贫状元之一。
他也曾在陕西汉中利用菌草技术扶贫,同样取得一定的成效。林占熺有信心,菌草可以给这片贫瘠的土地带来不一样的变化。

△20世纪80年代,林占熺在实验室进行菌草研究。
在来宁夏之前,林占熺就考虑到因为西海固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,会导致菌草“水土不服”。对此,他寻找了很多预案。缺少培养基,他改用当地的农作物秸秆进行育菇;农户没有钱,县里可以贷款给农户,作为启动资金。
但即便如此,在当地推广菌草菇,还需要过“人心关”
西海固地区的大部分农民从未见过蘑菇,他们理解不了这种“从空气里长出来的东西”,更别提用玉米秸秆“变”山珍了,质疑声层出不穷。
为此,林占熺和县里一起多方动员,开培训班,给农户“吃定心丸”,最终说动70多户村民响应,又从中选出27个示范户。
半年后,彭阳县古城镇传来捷报:27个示范户,每户收入达2000元以上,甚至有人收入过万元。

△上世纪90年代末,福建专家带团队在宁夏教授菌草种菇技术,为农民展开培训。

其中让林占熺印象深刻的,是古城镇小岔沟村张文俊一家。当时林占熺指导张文俊如何利用窑洞搭建菇房,后来张文俊就用这个菇房当年增收2500元。要知道,他们一家人过去一年的人均收入不到300元。“有一个数据我记得,这比他种27亩小麦的收入还要多。”林占熺说。

当地沸腾了,更多的人行动起来,雪白的蘑菇让人们看到了希望。“这哪是蘑菇,是魔术啊!”第一次看见蘑菇冒头的农户激动感慨。
“这不是魔术,是蘑菇。”林占熺笑着说。

03

希望

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,在国家“三西”扶贫资金的支持下,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将西海固地区的部分困难群众,集中搬迁到能够得到便利灌溉的待开发荒地。

1997年,在银川西南50公里的地方,一个被命名为“闽宁村”的新家园,正式破土动工。

一时间,吊庄移民办得如火如荼。人是过去了,房子也建起来了,林占熺去当地查看情况的时候却发现,“很多人家的门是用砖头砌起来的,人不在了,又回到西吉老家去了。”

△西海固移民初到闽宁村时,在戈壁滩上开荒。

如何让这些移民老乡安下心来,搬得出、住得下、能致富?需要找到一个能让他们迅速增加收入的办法,以及让大家快速致富的产业。菌草技术是当时的不二之选。

面对怀着脱贫愿望的八千多移民,林占熺将技术人员分成了9个组,承包9个村民点的生产,一对一,人盯人,全程手把手指导。农作物秸秆不够,他们就在沙子里种菌草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蘑菇终于种出来了,但紧接着又遇到了难题——如何把种出来的蘑菇变成钱,装到农户的口袋里呢?当地建议福建方面包销这些蘑菇。

一开始林占熺不同意,“我又没有销售技术,不敢揽到手上来做。”但当地领导的一番话说服了他,“你若不去卖,我也不会卖,老百姓也不知道怎么卖,这个事情就别做了。”

事实上,宁夏产的双孢菇是有优势的,它入市的时间正好填补了南方六月至十月的市场空缺。林占熺权衡之下,一边跑各地调研一边落实市场,最终还是同农户签下卖菇协议。就这样,产于西海固的蘑菇坐上了飞机,销往祖国各地。

不久后,第一茬蘑菇的收益交到农户手里。一位拿到钱的老农户兴奋得不得了,蹲在那直说,“我以前连100块钱都没见过,这一下子拿到七八张100块!”

那一年,闽宁村全村200多个示范户均获大丰收。进入生产旺季时,全村创产值280万元。

△闽宁镇农户刘昌富记录的自家2004年秋天的收入

04

新生

林占熺说,几十年过去,他亲眼见证了那些曾经贫困的地区,如今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
双孢菇种植基地、红树莓产业园、光伏农业产业园……二十余年来,西海固曾经的“干沙滩”早已变成“金沙滩”。一个个风景宜人的乡村,维系起一条条生态长廊,自然和人居环境不断优化,居民的幸福指数也在不断上升。

△闽宁镇航拍

28年的守望相助之下,当年8000多人的闽宁村,如今已经发展成6.6万人的闽宁镇。截至2020年底,闽宁镇6个行政村全部脱贫出列。

  • 落地十余年的帮扶车间里,穿针走线的“哒哒”声和布匹摩擦声交织,这里生产的各类服装产品有80%出口海外;

  • 特色种植园大棚里,红彤彤的番茄映照着当地农户红火的生活;

  • “巧媳妇”担纲的电商直播间里,一箱又一箱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网络订单,销往全国各地;

  • 一代代来自福建的支教老师,用闽南语教会宁夏的孩子们唱《爱拼才会赢》……

△闽宁第一小学的学生在读来自福建学生的信(图源:闽宁第一小学)

放眼整个宁夏,农民早已摆脱了看天吃饭的命运。截至2023年,宁夏人均粮食占有量518公斤,高于全国人均占有量27公斤,远高于国际人均400公斤的粮食安全标准线全区粮食总产量由2012年的374.97万吨提升至378.8万吨,连续十数年实现连丰。

当年没灯没电,林占熺去时只能打着手电筒照亮的地方,如今依靠风能和太阳能的“塞上绿电”,年外送电量超900亿千瓦时,成为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外送电量大于内供电量的省份。

△农户在葡萄园中打包葡萄(图源: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)

西海固的故事,只是中国人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战胜贫穷、实现小康的缩影。75年来,在中国大地上,还有无数如“山海情”般的故事在上演。

面对这些变化,林占熺欣慰的同时也有感慨。虽然已经81岁高龄,他依然希望菌草研究能继续有新的突破。“我的梦想就是‘点草成金’,造福更多人,也要让世界都知道,菌草是中国的骄傲。”林占熺说。

△闽宁新貌

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。一代代中国人砥砺前行,总有些记忆历久弥新。央视新闻特别策划《我有所爱 其名中国》,一起重温这些难忘的故事。

本文来源: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(ID:cctvnewscenter)

更多内容


制/李浙  制片人/马文佳

总台记者/李柯谕 徐易欣

编辑/李柯谕  校对/高少卓

素材来源/《奔跑的中国草》《时代楷模》《中国草》、中国之声等

鸣谢/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永宁县委宣传部

©央视新闻

为奋斗者点赞!↓↓↓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央视新闻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